龚曙光:非职业化写作者如何面对文学
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编辑、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作了题为“如果写作不是一场生命的约定”的主题演讲
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党委委员吴新宇担任学术主持
现场提问,气氛热烈
会场外,《日子疯长》《满世界》得到大家的热捧
课后,龚曙光与大家交流
在7月24日举行的首届湖湘教师写作训练营上,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编辑、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作了题为“如果写作不是一场生命的约定”的主题演讲,与大家分享了一位非职业化写作者如何面对文学的历程。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党委委员吴新宇担任学术主持。
“韩寒说,别拿玩票抢别人的饭碗。”龚曙光说,不是一个职业作家,不要将自己太当回事。这与去年出版和即将面世的两本书有关,一本是散文集《日子疯长》,一本是散文集《满世界》。《日子疯长》2018年出版,不到一年,卖了10万本。是去年的纯文学、非虚构的热销作品。《满世界》即将面世,已经有多处邀约品鉴。
作为一个每年营收100多个亿集团的“掌门人”,龚曙光其实很忙。怎么会有时间从事文学创作?他说自己是“生活有意义,但未必那么快乐的人;生活未必那么满,但绝不闲着的人”,而文学是他生命中的一种养分,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,也是寻找一种快乐生活的理由,不至于忧虑、跳楼的出路。
说起《日子疯长》的由来,源于龚曙光一次翻读鲁迅先生的手稿。压抑了近二十年的天性喷薄而出,他拿起一管毛笔,情不自禁地写作起来。而后,他断断续续写了一年,集结出版就成了《日子疯长》。
龚曙光说,是生活成就了《日子疯长》,那是他童年少年的生活,《满世界》则是中年的思想支撑着这本书。第一本书回答“我从哪里来”,第二本书回答“世界从哪里来”。不同的种族、不同的文化,被我们定义为“人类”“世界”的,是对“世界”的回溯。比较了他的历史观、文明观、经济观、生命观。
有评论员说,去年7月,龚曙光推出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《日子疯长》;这个7月,他的第二本散文集《满世界》又在同样的季节面世。如果说《日子疯长》是“迢递隽永的归乡之路”,那么,《满世界》则好比是在世界的来路上逆行。人们多是经行走世界来认识世界,而龚曙光不同,他满世界行走的时候,已经对文明、文化及世界有了相当的认识,具备了韩少功先生所称的“高精度、高敏度、大口径、大焦段的世界观透镜”,龚曙光行走世界是瞻望世界文明与文化的重要坐标,校准思维的多重维度,表达世界的深切看法。
演讲中,龚曙光与大家分享了几个观点——“读书不是为了确证别人,而是为了发现自己。”“写作未必可能成就生活,生活却一定可以成就写作。”“只有当一切都想不清时,写作才真正具有价值。”“好故事都是一次邂逅,好文本却总是一场苦恋。”“如果不为写作绑定意义,写作便会自己找到意义。”
与会者听后大受启发,现场不时掌声雷动。现场的互动环节更是将讲座推向了高潮。讲座结束后,大家还久久不愿离去,与龚曙光交流。相信这样一次讲座,一定会给更多人的心灵播下一颗文学的种子。
撰稿:陆 阳
摄影:袁庆国
编辑:范美琳